- 新闻动态您现在所在的位置: 首页 > 新闻动态
“疑心病”=“疾病焦虑障碍”?这是什么病?
不少企事业单位会定时组织员工体检。不过,对于有些员工来说,即便体检报告显示无异常,他们也没法安心,总觉得自己身体有毛病,一定要去医院再好好检查一番才放心。“疑心病”这个词,似乎是对这类人贴切的描述。
那么,在心理学上怎么看待“疑心病”?“疑心病”又为何会出现?若身边人有了“疑心病”我们又该如何有效规劝呢?
“疑心病”学名“疾病焦虑障碍”
从临床表现上来看,人们口中的“疑心病”,接近于心理学上的“疾病焦虑障碍”。罹患该障碍的人,深陷自己可能患有某种严重疾病的焦虑和恐惧之中。出于对身体健康的担忧,他们经常会辗转各大医院,进行详细检查,可检查均表明:他们没有任何形式的器质性病变。
不过,即便有了医院的诊断,他们仍认为自己有“病”,只不过由于诊断仪器不够精密或医生的疏漏导致症状未被查出。一次无恙的检查结果,只能令他们获得短暂的安宁,但不消数日,他们就又会要求复诊。
值得强调的是,患者并非是在假装有病,他们主观上真切地感受到了自己的“病痛”,而且对于可能罹患致死性疾病的恐惧也是真实的。只不过,这并非一种生理上的疼痛,而是心理上的。若外人对他们的痛苦表示质疑,往往会招来他们的激烈反驳。
症状产生由多种因素造成
在疾病焦虑障碍患者的脑成像研究中,科学家们发现相较于正常个体,这类患者对于自身生理感觉或躯体不适的感受性比较高,而这主要是由于他们的前脑岛和前扣带回脑区被激活,从而导致他们能更敏锐地感受到身体的细微变化,并对此产生过度关注。
除了生理层面的敏感性外,在认知层面,这类人对于躯体信号的灾难化解释,是促使症状产生的直接因素。认知行为理论认为,人们对自身体验的解释会直接影响认知。例如,大量运动后,我们会心跳加速、呼吸急促,一般人可能将这种体验解释为“有点儿累了”,不会唤起强烈的情绪反应;可若换作疾病焦虑障碍的患者,他们可能就会觉得“自己身体素质变差了”“心脏病要发作了”,进而引发强烈的焦虑和恐惧情绪,促使血压升高,甚至使本来微弱的疼痛感变强。
家族病史研究显示,患者的这种灾难化解释倾向,很可能继承自原生家庭。换句话说,他们的抚养者很可能也是该障碍的潜在患者,以至于孩子无意中模仿了父母的思维方式和不健康行为。此外,由于过分关心自身病症,导致这些父母经常会忽略孩子的情感需要。时间一长,孩子就会发现唯一能获得关心的途径就是“生病”。因此,他们习惯于用身体上的不适来表达情绪,而这种童年时期的生存策略延续到了成人时期。
综合来说,生理层面的易感性、认知层面的灾难化倾向以及家族中的心理遗传性……多重因素的叠加,使得身体哪怕有一点点的不适,都会使患者觉得要遭受灭顶之灾。
“冷漠”疗法可减轻症状
罹患疾病焦虑障碍的人往往敏感多疑、固执且谨小慎微,因此说服他们接受心理治疗绝非易事。
行为主义心理学认为,疾病焦虑障碍能够维持,很大程度上是持续受到了周边环境的强化。童年时期,孩子患病时父母给予的特殊关注充当了“强化物”。而当长大成人后,提供特殊关注的对象,就可能转变为了医生和亲友。由于体质上的敏感性,加上他们习惯于夸张表述症状,这就使得医生倾向开出更强效的药物,也促使患者接受了更多诊断检查。而这很可能使他们间接获得了,来自职场和亲友的大量同情,甚至是免除了生活上本应承担的许多责任。换句话说,周边人的关心,不仅没有减轻症状,反而强化了他们反复求医的不良行为。
因此,作为疾病焦虑障碍患者的亲友,当患者又开始反复抱怨他们的“症状”时,比较好的选择是忽视他们的抱怨和担忧,撤销曾给予的特殊关照。这种应对措施看似冷漠,但实则能中断症状恶化的负向循环。当患者反复抱怨和担忧,却不再能获得外在强化后,症状理论上会随之消退。
与此同时,应持续对患者的建设性行为和正向品质给予“鼓励”,反复关注他们身上有价值的部分。久而久之,患者很可能会放弃低效的“症状”,转而通过主动帮助他人,这种更加积极的方式来获得周边人的接纳和认可。
(免责声明:部分文字来源于网络,部分图片来源于包图网或摄图网,版权原作者所有,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,我们将立即删除。)
- 你被容貌焦虑“PUA”了吗?如何摆脱容貌焦虑? 2024-12-26
- 一个人时,总能听到别人说话?当心精神分裂症 2024-12-24
- 孩子说什么都不肯去上学,可能并不是贪玩!家长一定要注意! 2024-12-10
- 催眠治疗究竟是怎么一回事?真的有那么神奇吗? 2024-12-04
- 焦虑、压力比较大的人常做这几种梦,看看你有吗? 2024-11-26
- 出现这些异常表现,要警惕躁狂症! 2024-11-17
- 抵御情绪低落,这四个方法必学! 2024-11-08
- 一周总有那么七天不想上班,可能是有「工作性抑郁」,该怎么办? 2024-11-06
- 如何判断自己是否患有抑郁症?怎么治疗效果更好? 2024-10-24
- 抑郁症和焦虑症一样吗?两者有何区别? 2024-10-11
- 心理亚健康的表现有哪些,看看你中招了吗? 2024-09-29
- 你真实“体验”过强迫症吗? 2024-09-28
- 为什么精神疾病患者往往不承认自己有病? 2024-09-19
- 你是哪种睡眠障碍? 2024-09-06
- 失眠问题急需解决怎么办? 2024-08-29
- 【抑郁、失眠、焦虑】如何排解工作中的负面情绪? 2024-08-19
- 晚上翻来覆去失眠睡不着?可以试试这些方法 2024-08-11
- 熬夜修仙....失眠、易怒 2024-08-09
- 失眠治疗关键点之一:调整生物钟 2024-08-06
- 【今日科普】什么心理容易引发强迫症 2024-08-04
- 关于睡眠问题的7点疑惑 2024-08-02
- 你意想不到的抑郁症病因! 2024-07-30
- 你在生活中是否经常疑神疑鬼?如果是就要警惕“疑病症”了 2024-07-27
- 不要随便给自己贴上“抑郁症”的标签 2024-07-23
- 扒一扒!社交恐惧症是如何带给患者焦虑的 2024-07-16
- 自己心理上是否健康?这5点很重要 2024-07-14
- 面对焦虑带来的精神压力,该如何调节? 2024-07-13
- 有前兆!抑郁症的出现并不是“无声无息” 2024-07-12
- 如何开导身边的焦虑症患者? 2024-07-12
- 预防精神分裂症复发4大要点 2024-07-11
- 【家长必看】帮助孩子走出抑郁的方法 2024-07-09
- 抑郁症患者巩固期时间注意事项 2024-06-25
- 【家长需注意】儿童青少年抑郁症 2024-06-18
- 抑郁症患者该怎么调节情绪 2024-06-15
- 你get到了安眠药正确用法了吗?附赠睡眠小妙招 2024-06-06
- “疑心病”=“疾病焦虑障碍”?这是什么病? 2024-05-28
- 生活压力催生的“心理障碍”该如何解决? 2024-05-27
- 腼腆内向≠社恐,关于“社恐”你想了解的都在这里 2024-05-23
- 年轻一族别用睡眠赌健康,接下来给你的几条建议一定要牢记! 2024-05-17
- 抑郁年轻化,是因为现在年轻人“玻璃心”吗 2024-05-16
- 怎么判断自己是否失眠,从哪方面判断呢? 2024-05-15
- 对抗焦虑的5个小方法,送给很累很累的你 2024-05-10
- 你知道真正“社恐”人士是什么样的吗? 2024-05-09
- 原来抑郁症的致病因素有这么多的吗? 2024-05-07
- 因抑郁焦虑休学的孩子,为什么复学之路没那么容易? 2024-05-05
- 越失眠越焦虑,你是其中一员吗?该如何摆脱这种境况呢? 2024-05-04
- 【健康科普】晚上失眠白天可以“补”回来吗? 2024-05-02
- 你的身体有这5个表现,就要警惕是不是神经衰弱了 2024-04-29
- 大家眼里的“神秘”心理咨询是怎样的呢? 2024-04-28
- 叮~请查收一份“抗焦虑”指南 2024-04-26
- 自闭症是先天还是后天的?看了你就知道了 2024-04-24
- 越睡不着越焦虑,越焦虑越睡不着?教你几招打破这种恶性循环! 2024-04-23
- 都在拼命熬夜加班,如何弥补熬夜之后出现的不舒服? 2024-04-22
- 你知道压力与失眠之间的“纠葛”吗? 2024-04-21
- 抑郁症典型症状表现,来看看你有没有抑郁倾向 2024-04-20
- 一个身体,两个灵魂:躁郁症比抑郁更难缠? 2024-04-19
- 怎么样才算是抑郁了呢?抑郁症有什么症状? 2024-04-16
- 什么是双相情感障碍?双相情感障碍的症状! 2024-04-15
- 都在拼命熬夜加班,如何弥补熬夜之后出现的不舒服? 2024-04-09
- 导致神经衰弱的病因有哪些? 2024-03-25
- 感觉抑郁症好了,可以停止治疗吗? 2024-03-23
- 精分的六种类型 2024-03-14
- 抑郁你真的了解吗? 2024-03-08
- 春节放假通知 2024-02-06
- 长期睡眠不足的危害: 2021-06-09
- 失眠的危害: 2021-06-09
- 立夏时刻吃的食物: 2021-06-09
- 重磅!新冠疫苗接种禁忌症及相关问题把握标准发布 2021-06-09
- 让中医药文化更有魅力 2021-06-09
- 关于2021年春节假期安排的通知 2021-02-04
- 为什么会暂时失眠?有必要看医生吗? 2020-03-14
- 新乡失眠医院教你正确应对失眠 2020-03-14
- 感觉抑郁症好了,可以直接停止问诊吗? 2020-03-14
- 河南抑郁医院教你预防病情复发 2020-03-14
- 新乡失眠医院帮你解决失眠多梦的困扰 2020-02-10
- 河南抑郁医院:产后抑郁可自愈吗? 2020-02-10
- 言语行为异常、情感突变?千万要多加留意! 2020-02-10
- 河南抑郁医院解析患者为何要接收长期治疗 2020-02-10
- 新乡失眠医院:应对失眠,你做对了吗? 2020-01-13
- 河南抑郁医院:严重抑郁症患者一定要重视这些问题! 2020-01-13
- 新乡失眠医院:失眠吃药就可以了吗? 2020-01-13
- 精神病医院教你判断精神疾病的出现 2020-01-13
- 如何降低精神分裂症复发几率? 2019-12-10
- 患上失眠症,总是身心疲惫难以入睡怎么办? 2019-12-12
- 焦虑症患者症状解析 2019-12-14
- 华佗中医院教您辨识初期抑郁症 2019-12-04
- 华佗中医院介绍强迫症的那些临床表现 2019-11-18
- 抑郁症的中医诊断要点 2019-11-09
- 华佗中医院教你摆脱失眠症 2019-11-18
- 出现失眠症的原因解析 2019-11-06
- 华佗中医院教你预防不愿意动,对任何事情不管兴趣,情绪低落等情况 2019-10-23
- 自言自语,自笑,神经紊乱 不受大脑支配的一些临床表现 2019-10-19
- 中医帮你更好的控制强迫性思维 2019-10-16
- 哪些人群易患忧郁情绪低落 不想动? 2019-10-12
- 调理自言自语,自笑,大脑神经紊乱不受支配很重要,万万不得忽视它! 2019-10-08
- 中医如何用针灸治疗睡不着,入睡困难 ,多梦易醒? 2019-09-25
- 治疗后自言自语,自笑,大脑神经紊乱不受支配症复发原因解析 2019-09-20
- 注意!这些可能是不能睡好觉的表现 2019-09-16
- 抑郁症的就诊率为何不高? 2019-09-11
- 中医教你如何应对轻度脾气不稳定,害怕 心慌 2019-09-05
- 中医讲解精神分裂症的成因 2019-08-26
- 中医提醒:留意抑郁症症状的出现尤为重要 2019-08-20
- 偶尔出现失眠症需要看医生吗? 2019-08-15
- 为什么会出现精神障碍呢? 2019-08-10
- 常常多梦且有失眠症怎么办? 2019-08-05
- 中医教你如何避免日常失眠 2019-07-23
- 精神障碍的治疗方法介绍 2019-07-18
- 中医讲解强迫症的出现原因 2019-07-13
- 中医治疗抑郁症的方法有哪些 2019-07-05
- 中医讲解焦虑症不及时治疗的危害 2019-06-21
- 顽固性失眠症的中医治疗 2019-06-19
- 什么是单纯型精神分裂症 2019-06-17
- 中医治疗抑郁症的优势有哪些? 2019-06-06
- 精神病会遗传吗? 2019-05-21
- 儿童患抑郁症怎么办? 2019-05-17
- 治疗强迫症要先明确病因 2019-05-15
- 从中医角度看失眠 2019-05-06
- 强迫症的危害与治疗 2019-04-25
- 患上失眠症怎么办? 2019-04-22
- 焦虑症能治好么? 2019-04-11
- 抑郁症的中医疗法 2019-04-04
- 中医治疗失眠的方法 2018-12-20
- 失眠多梦是哪些原因引起的 2018-12-20

